400V無功自動補償裝置
1 400V無功自動補償裝置技術規范
低壓無功動態補償裝置滿足如下主要標準:
DL/T597-1996 《低壓無功補償控制器訂貨技術條件》
JB/DQ6141-1986《低壓無功功率補償裝置》
GB7251.1—2005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GB/ T15576—1995《低壓無功功率靜態補償裝置總技術條件》
GB14285—1993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范》
DL/T448—2000《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
GB9466-1988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基本實驗方法》
GB3983.1-1989 《低電壓并聯電容器》
DL/T842-2003 《低壓并聯電容器裝置使用技術條件》
1 使用條件
1.1 環境條件
1.1.1 海拔高度:<1000m
1.1.2 環境溫度:-25℃/+55℃(并能承受0.5m/s的風速影響)。
1.1.3 相對濕度:月平均不大于90%
C時)?日平均不大于95%(25
1.1.4 周圍環境要求
1.1.4.1 安裝地點不允許有較強的振動沖擊,安裝傾斜度不大于5%。1.4.2 不允許有腐蝕金屬和破壞絕緣的氣體導電介質存在,不得含有爆炸危險的介質。
1.2 設備主要技術性能參數
1.2.1 額定電壓:220V /380V或230V/400V
1.2.2 額定頻率:50Hz
1.2.3 額定補償容量:30kvar、45kvar、60kvar、75kvar、90kvar、120kvar(額定電壓為230V時)。電容偏差: -5%~10% 。
1.2.4 投切方式:共分結合優化或分相、分級、循環、無觸點投切
1.2.5 補償方式:電容器組接線采用全部分相或共分結合的補償模式,每相分三級,共七~九路輸出控制回路
1.2.6 涌流峰值:<10I。
1.2.7 介電強度:主回路相間及相對地為2.5kV,1分鐘;
輔助回路對地為2.0Kv,1分鐘
1.2.8 絕緣等級:正常大氣條件下絕緣電阻≥5MΩ
1.2.9 裝置運行中工頻穩態過電壓加諧波產生的電容電流應不超過標稱電容電流的1.3IN。裝置在不高于工頻電壓1.1UN下長期運行,對于1.15UN每24小時的最大持續時間為30分鐘,對于1.2UN每24小時的最大持續時間為5分鐘。
2 性能
2.1 控制物理量
采用無功功率(無功電流),以功率因數、諧波和電壓作為校核條件。
2.2 控制門限設定范圍
控制門限設定為<20kvar。
2.3 動作誤差
動作誤差-2.0~2.0%
2.4 時鐘誤差
時鐘誤差<2s/d
2.5 靈敏度
靈敏度<0.2A
2.6 測量準確度
測量準確度電壓、電流、功率因數1.0級,無功功率、無功電量、有功功率、有功電量精度高于2.0級
3 功能要求
31 交流采樣功能
通過交流采樣,應能測量電壓、電流、功率因數,無功功率、無功電量、有功功率、有功電量、電壓諧波、電流諧波等數據作為控制電容器組投切的判斷依據。
3.2 通信功能
無功自動補償裝置應具備與配電變壓器監測終端進行數據通信的功能。
無功補償控制器與配電變壓器監測終端之間的數據傳輸通訊協議見附件。
無功自動補償裝置與配電變壓器監測終端柜的數據連接如圖1所示,配電變壓器監測終端與無功補償控制器通過RS485接口進行數據通信。數據通信內容如下:
1、實時通信:通過終端的數據轉發功能,無功補償控制器應能接收主站的各項設置命令和查詢命令;
2、定時數據采集:終端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定時采集無功補償控制器內的數據,形成所需的統計數據等待主站的召測。無功補償控制器應能正確響應終端的定時召測。
3.3 數據保存功能
統計數據保存15天。
圖1 無功自動補償裝置與配電變壓器監測終端的數據連接示意圖
主要的上行和下行通信數據如下:
下行數據(主站→終端→無功補償控制器)主要包括:
●對時命令
●電容器投切運行參數設置
●電容器保護參數設置
●電容器投切控制方式設置
上行數據(無功補償控制器→終端→主站)主要包括:
●時鐘查詢
●電容器投切運行參數查詢
●電容器保護參數查詢
●電容器投切控制方式查詢
●當前電容器投切狀態查詢
●電容器累計補償投入時間和次數日凍結數查詢(最近15天)
配電變壓器監測終端與無功補償控制裝置之間的通訊協議見附件。
3.3 指示及狀態顯示功能
a.工作電源顯示
b.補償超前滯后顯示
c.輸出回路工作狀態顯示
d.過電壓保護動作顯示
3.4 窗口顯示功能
配置液晶顯示窗口,循環顯示各相電容投退情況、電壓、電流、功率因數等配變負荷實時值。
3.5 延時投切
投切延時在10s到120s之間可調,缺省值為30s。
3.6 自檢復歸功能 每次接通電源后裝置能進行自檢并復歸輸出回路(使輸出回路處在斷開狀態)。
3.7 投切振蕩閉鎖 系統負載較輕時,裝置能防止投、切振蕩。
3.8 過壓保護功能 過壓保護動作值在系統電壓標稱值的105%~120%之間可調,動作回差6~12V。過電壓保護分斷實現速切。
3.9 欠壓保護功能 當系統電壓低于標稱值15%時,保護回路實現速切。
3.10 缺相保護功能 在發生缺相或中性線斷線時,保護回路應實現速切。
3.11 斷電保護功能 斷電后所有記錄統計數據保持時間不小于70天。
4 其它要求
41 控制器輸出功率原則上能驅動固態繼電器,并有相當的抗干擾能力。有條件的可在輸出回路里增加一級光隔,提高輸出回路的抗干擾性和裝置本身的安全性。
4.2 采用固態繼電器和中間繼電器配合或單純固態繼電器控制投切電容器的兩種模式。過零投切的實際相位偏移不大于12度。固態繼電器的導通壓降應在1.2V+0.2V,額定導通電流大于電容額定電流4倍,反向耐壓大于2000V,固態繼電器應在-25℃~+125℃溫度范圍下可靠工作。在單純固態繼電器控制通斷的模式下,廠家要提供有效的散熱方式,原則上不考慮采用風扇散熱。
4.3 裝置內元器件要進行100%老化篩選,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控制器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不小于10000h。
4.4 裝置電源應為三相供電,裝置最好設有溫控開關,在環境溫度逾上限時,延時自動切斷工作電源。
4.5 采用的電容器應是經國家法定機構認證的自愈式干式電容器。放電器件應保證電容器斷電后剩余電壓降至50V的時間不大于3分鐘。
4.6 空氣開關選用DZ系列塑料外殼式斷路器,空氣開關的額定電流應為裝置額定電流的1.2~1.5倍。
4.7 裝置箱體應采用不小于1.5mm的不銹鋼板焊接而成,其強度和剛度符合該類裝置國標要求。要充分考慮箱體內的通風散熱和防雨、防異物入侵。
4.8 裝置的門采用雙面開啟,門鎖應有防銹處理,開啟靈活。箱體中使用的金屬固件或金屬支持件應全部鍍鋅或滲鋅處理。
4.9 裝置外殼應提供不小于M12的接地端子,并設有明顯的接地標志。前后面均印“有電危險”字樣。
4.10 箱體內計量及輔助回路絕緣導線,二次電流線用4.0mm2單股銅塑線,二次電壓線2.5mm2單股銅塑線,電壓、電流線分相色。保護接地導線使用黃綠雙色軟銅線,截面積不小于4mm2。所選用的絕緣導線的絕緣水平應不低于1000V。
4.11 箱體內安裝接線端子盒。裝置采用電流感器外置接線方式,互感器由用方提供。
5 包裝和運輸
5.1 應保證產品及其組件、零件在整個運輸和儲存期間不致損壞和松動。
5.2 產品供電氣連接的接觸面(包括接地處的金屬面)在運輸和儲存期間應有防腐蝕措施。
5.3 包裝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應牢固、防濕、防震、防銹和防變形。干式產品應防雨淋。
5.4 包裝箱上應書寫項目名稱:裝置名稱、型號及制造廠,發貨、收貨單位及詳細地址,產品凈重、毛重、體積等。
5.5 包裝箱上應有在運輸、保管過程中必須注意事項的明確標志和符號(如上部位置、防潮、防雨、防震、起吊位置等)。
5.6 每臺產品應附三份產品合格證書、產品檢驗證書、出廠試驗報告、裝箱單和安裝使用說明書、產品保修單。